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党建引领,共创“四共”新篇章
元描述: 深入了解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如何以“四共”体制为基础,通过开放党建阵地、推动“核心工程”、创新探索党业融合,打造粤澳融合特色的党建新模式,助力合作区行稳致远。
吸引人的段落: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这片“试验田”上,粤澳融合的“四共”体制正开花结果。三年来,合作区执委会直属党委以“开门党建”的思路,开放阵地、开辟路径、开创新局,让澳门元素融入组织生活,让“核心工程”引领关键业务,让创新探索推动体制融合,逐步形成了粤澳同心同向的党建工作新模式。本文将带您走进横琴,深入了解合作区党建工作如何引领“四共”体制,推动粤澳融合,共创“四共”新篇章。
开放阵地,澳门元素融入组织生活
横琴,这片特殊的土地,承载着粤澳融合的新希望。合作区执委会直属党委打破传统思维,邀请澳门籍人员主动参与党组织生活,让粤澳双方在思想上不断走向同向。
参与党组织生活,共学共融
在横琴合作区,澳门籍人员经常参加执委会党组织的“三会一课”,这在全国各地并不常见。来自澳门的行政事务局局长曹晋锋,在一次受邀列席该局党支部党员大会时表示:“党的重要文件所传递出来的精神,就是地方政府要努力的方向,我们的建设发展方向也要紧跟党的方向。”
经济发展局招商人员刘延鑫也经常参加党组织会议,他表示:“参加党会、党课,除了强化政治意识以外,很多时候也能强化自己的业务意识。比如我最近参加的党会,学习的主题基本都是围绕新质生产力,学透这个概念,也让我们的招商工作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澳门记忆”主题活动,增进理解
为了让粤澳双方在党建活动方面做一些联动,合作区执委会直属党委创新开展了独具特色的党建主题活动,比如“澳门记忆”主题活动。
合作区民生事务局副局长冯方丹在跟随广东同事从横琴回来后,对澳门的红色基地有了更深的理解。合作区统计局副局长李秉勋则全程参与了该局党支部“澳门记忆”活动的选点,“这个活动跟澳门密切相关,我作为局里的澳方负责人,有责任去参与和承担,让内地跟澳门在党建活动方面做一些联动。”
在澳门回归贺礼陈列馆,看到各省送给澳门的回归贺礼时,李秉勋感慨:“这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国家对澳门的关怀,也是一次很好的公民教育。”
红色基地行,加深认知
合作区法律事务局局长钟頴仪主动参加了去年前往延安的国情教育活动,在延安的窑洞中,她对共产党在战争岁月中的艰难环境感同身受。“这趟行程让我很受洗礼,对党从哪里来、如何走过来的,有了很深刻的认识,也由衷地感动。”
三年来,合作区有不少澳方同事,跟随党组织的脚步,走遍了全国多地的红色基地,在一串串足迹中加深了对国情的认知和理解。
开放阵地,共学共融,求同存异。在合作区执委会的党建工作中,粤方秉持开放欢迎的态度,澳方积极参与和探索,双方同心同德、互学互鉴、交心交往,逐步形成了粤澳同心同向的党建工作新模式。
开辟路径,让“核心工程”引领关键业务
今年是合作区“大考”之年,也是“交卷”之年。为了全力以赴实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目标,合作区成立了“攻坚行动指挥部”,由执委会直属党委书记聂新平担任总指挥长,以党的“核心工程”引领推进合作区的核心业务。
“分线管理”落地,彰显开放
推动“分线管理”落地,是合作区攻坚行动的一项极为关键的任务。
“分线管理”是合作区的基石性政策,也是彰显横琴更深层次、更大力度、更宽领域对外开放的核心政策。
合作区专门成立分线管理筹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6个专项工作组,以“一体两翼四驱动”的创新机制,推动了全国首个“分线管理”重大政策落地。
攻坚行动,党员冲锋在前
法律事务局改革和政策创新处代理副处长陈姝清晰地记得,去年一年,他们和各大攻坚小组一起,以一个月一次的频率跑北京,与各部委沟通和争取政策,在不断校正的过程中,一步步探寻创新和突破。
今年2月,“分线管理”的海关与财税政策正式落地,3月1日零时,“分线管理”正式落地实施,迈出构建与澳门一体化高水平开放新体系的关键一步。
攻坚项目,党建引领
和“分线管理”一起被列为攻坚任务的,还有如“澳门新街坊”、琴澳创新产业园、广东智能院建设等16项任务,目前部分已顺利完成,部分正有序推进。
“在攻坚项目的推进过程中,书记带头全力攻坚、党员骨干冲锋在前,党组织无疑起到了‘战斗堡垒’的作用。”合作区攻坚行动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统计局党支部书记、局长李国辉如此形容。
开创新局,让创新探索推动体制融合
横琴合作区实行的是一种粤澳合作开发的新模式,在区域建设进程中,党业融合不断走向深入,粤澳双方的规则衔接、体制对接也逐步走向成熟完善。
“1+3+1”模式,深化党业融合
合作区执委会直属党委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致力探索合作区党建工作的新模式、新机制、新路径。
所谓“1+3+1”模式,即“加强政治建设、强化党建引领规则衔接工作‘三个一’、发挥头雁示范效应”。
规则衔接,问计于群众
“从最初浅层次、基础性的对接,到深层次的、法律法规层面的小切口变革,合作区的对澳规则衔接工作,一路上都是在党业融合中不断推进,也是在粤澳同事的共商共议中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粤澳双方的体制机制融合也不断走向深入。”合作区法律事务局法律研究与服务处代理处长何仕平认为。
招商引资,携手拓宽朋友圈
经济发展局党支部书记、副局长张戈表示,2023年开始,横琴与澳门共同组成了澳琴联合招商团,一起出海觅商机,携手拓宽国际朋友圈。
“我们把澳琴联合招商作为支部的核心工作、重点工程,也得到了澳方领导的全力支持。”张戈表示,在粤澳双方的一致认可下,招商团以引进头部企业为主策略,顺利引进了抖音、万达商管、小红书等行业头部企业。
新模式新路径,取得初步成效
“执委会直属党委成立仅短短两年多时间,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步子稳、上轨道、有特色。”广东党的建设研究院执行院长周建伟总结道,特别是针对澳方工作人员的特色党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为国际化环境下创新党的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
“澳门新街坊”项目,多方合力推进
作为广东省和澳门特区政府首个合作的综合民生项目,“澳门新街坊”是澳门居民在合作区生活就业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合作区攻坚行动的重点任务。
政策突破,打破堵点
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党总支组织委员郑慧仙回忆,在建设初期,该局便积极与法律部门协调,获得省政府授权,成功申请将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审批权下放到横琴办理。
为建立澳门居民涉澳房屋拥有情况互认机制,该局还联合澳门、珠海等五方协调,明确楼房销售的具体流程。到2023年11月,“澳门新街坊”终于顺利开售。
党建引领,协同推进
合作区民生事务局党支部书记、局长黄宇杰表示,针对项目中可能遇到的难点问题,该局和澳门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协调解决诸如教育医疗养老配套、国际互联网与境外电视使用等切实问题。
优化服务,促进发展
郑慧仙也透露,城规建局党支部将优化“澳门新街坊”认购资格及周边配套纳入今年的“书记项目”,并高效完成了认购资格变更的各项环节。如今,项目正式放宽限购,不再受澳门居民房屋持有量限制,促使在“澳门新街坊”居住的澳门居民大幅增加。
专家观点,用好“国际化环境”优势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党的建设最鲜明的特点,是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工作处在国际化环境下。
抓住机遇,大胆创新
就执委会直属党委而言,作为“嵌入”合作区执委会的党组织,地位特殊且重要,在关键时刻能够有效发挥稳定大局的“压舱石”作用。
探索新路径,创造新经验
执委会直属党委要紧紧扭住“国际化环境”五个字,最大限度利用好其带来的探索创新权限,敢做敢试、大胆创新。
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关键力量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合作区执委会直属党委要创新国际化环境下的党建工作模式,可重点开展五项工程,包括交友连心工程、互学共进工程、平台建设工程、党员先锋工程、党员关怀工程,发挥关键力量,助力合作区发展行稳致远。
常见问题解答
Q1: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党建工作的特点是什么?
A1: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党建工作的特点是“四共”体制下的粤澳融合,主要体现在开放党建阵地、推动“核心工程”、创新探索党业融合等方面。
Q2:合作区执委会直属党委是如何开放党建阵地的?
A2: 执委会直属党委邀请澳门籍人员参与党组织生活,让澳门元素融入组织生活,并创新开展“澳门记忆”主题活动,增进粤澳双方对彼此的了解。
Q3:合作区执委会直属党委如何以党的“核心工程”引领关键业务?
A3: 执委会直属党委成立了“攻坚行动指挥部”,以党的“核心工程”引领推进合作区的核心业务,例如推动“分线管理”落地,这彰显了横琴更深层次、更大力度、更宽领域对外开放的决心。
Q4:合作区执委会直属党委是如何创新探索党业融合的?
A4: 执委会直属党委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致力探索合作区党建工作的新模式、新机制、新路径,例如探索“1+3+1”模式,深化党业融合,推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Q5:合作区执委会直属党委在党建工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A5: 执委会直属党委成立以来,围绕合作区发展目标要求,根据国际化环境特点和要求,积极探索党的建设新路子,推出一系列适应国际化环境的特色举措,例如积极探索“开门党建”,让党的建设成为联系澳方同事的桥梁,增进澳方对党组织和党建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取得了初步成效。
Q6:合作区执委会直属党委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A6: 合作区执委会直属党委要创新国际化环境下的党建工作模式,重点开展五项工程,包括交友连心工程、互学共进工程、平台建设工程、党员先锋工程、党员关怀工程,发挥关键力量,助力合作区发展行稳致远。
结论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党建工作开辟了“四共”体制下的新路径,以开放、融合、创新为特色,逐步形成了粤澳同心同向的党建工作新模式,为合作区行稳致远提供了坚强保障。未来,合作区执委会直属党委将继续秉持“国际化环境”的优势,不断探索创新,为合作区建设贡献力量,共创“四共”新篇章。